經濟學家對最低薪資的看法不一

2017-08-24

據《QZ》報導,基礎經濟學裡面有供應 (supply) 及需求 (demand) 兩面,而「完美」的市場競爭會讓價錢落在供需的交會對上。薪資也不例外,高薪職位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就任,而底酬勞職位應征的人數則銳減。

基礎經濟學也較反對價格上限 (price ceiling) 或價格下限 (price floor),轉換到人力市場而言,教科書經濟學對於最低薪資 (minimum wage) 就等同於價格下限 (薪資的價格不可在某一個價位以下),當然,依據基礎經濟學的觀點,最低薪資屬「非有效率性」的 (not efficient)。

根據資料顯示,中華民國(臺灣)的基本工資制度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是行政命令而非法律,法定無須調漲薪資。現行基本工資為月薪新臺幣 21,009 元、時薪新臺幣 133 元,2017 年 8 月 18 日 審議通過月薪調整至 22000 元、時薪 140 元。

基礎經濟學認為提高最低薪資會增加失業率,因公司的成本上升,導致無法聘用多餘的員工,這也意味著最低薪資對資方 (企業) 與勞方 (勞工) 都是不利的。近期美國西雅圖採取了一項研究,發現西雅圖市把最低薪資從每小時 9.47 美元提升至 13 美元,導致最低薪資勞工每月損失 125 美元,最後結論為「提升最低薪資對初階勞工有副影響」。讀者可在此存取學術文章。

歷史顯示,最低薪資起源於 1890 年代的紐西蘭與澳洲地區,爾後 1900 年代在英國實施。起初的最低薪資並不是為了保護勞工的薪資,而是保護特定行業的勞工安危 (薪資與風險不同等的行業)。而 1910 年代最低薪資才進入美國,而當時也是為了女性及兒童而設立,一直到 1938 年才納入男性在最低薪資裡。

在台灣歷史裡,國民政府在大陸 1936 年制定了《最低工資法》,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其本身足以供給無工作能力親屬二人之必要生活為準,蔣介石在 1956 年制訂了每月最低薪資為 300 元。而 1986 年立法院廢止了 1936 年的《最低工資法》,便在 1988 年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通過《基本工資審議辦法》。

在爭議較多的最低薪資議題中,到了 1970 年代後才真正的被經濟學家用實證分析法 (empirical analysis) 的角度研究。多數研究顯示提高最低薪資會減少總就業人數,但對於減少多少就業人數有爭論,而對於勞工薪資的綜合也就有了分歧。

最低薪資的轉折點是在 1993 年的一份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的兩位經濟學家 David Card 與 Alan Kreuger 所著的學術論文,《最低薪資與就業:研究紐澤西及賓州的快餐行業》。研究專研了紐澤西的最低薪資從 4.25 美元提升至 5.05 美元與鄰居東賓州地區未調薪的就業率。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就業率未有影響」(表示提升最低薪資就業率未變動)。

爾後,Card 與 Kreuger 更是出版了一本書《傳說與測量:最低薪資的新經濟學》,來為最低薪資的優點發言。他們的數據顯示了最低薪資的調漲對就業率有著正向的改善。對於此書,諾貝爾經濟學家 James Buchanan 則在《華爾街日報》上痛批,強調「水往低處流」跟「最低薪資增加失業率」是相同的道理。

Card 與 Kreuger 的理論落在「Monopsony」這個詞上。Monopsony 為「買方壟斷」,意思是市場內只有一個買方 (僱主 / 企業),但有多位賣方 (勞工)。

Card 與 Kreuger 舉例,如果一家車廠的員工薪資為 7 美元,但「市價」為 8 美元,但付出 8 美元則會減少利潤,在利潤最大化的情況下,寧願繼續付出 7 美元的薪資,人力缺乏,生產未達極限,但保持較高的利潤。當然,如果只有一個「買方」的情況下,資方的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 則比勞工這賣方大許多。

在 2015 年紐約時報的報導裡,Kreuger 也再次宣稱如美國在 2020 年把最低薪資從每小時 7.25 美元提升至 12 美元,對經濟的優點大於缺點。在 2012 年,世界銀行、IMF、及 OECD 都認同全球政府設立最低薪資。當然,Card 與 Kreuger 的理論持續的收到抨擊,經濟學家認為他們的數據屬時間軸不夠長,也不被「買方壟斷」這個理論所說服。目前最低薪資的研究論文量相當大,支持與反對的也各有說辭。

一項錯誤的觀點認為宣導最低薪資的經濟學家是窮人支持者,但其實眾多不支持最低薪資的「窮人支持者經濟學家」還是有提出很多幫助窮人的經濟方案。其中,有經濟學家如 David Neumark 及 Allison Schrager 認為應該減少窮人的課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