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健診-保險是健康的人在買的 宜提早準備

2018-03-10

現在國人投保率已高達230%,也就是平均每人有2.3張保單,其中大部分國人都認為我有投保就好了,保險不是在我需要它時就包山包海了嗎?甚至有些人還認為「買儲蓄險把錢存起來,有任何醫療必要時就有錢用了啊」。

理論上,如果可以預測何時意外或疾病風險來臨且預期將花費多少,確實有機會提早準備好,但事實上,有誰能預測意外跟疾病呢?

尤其現在醫療科技發達,許多人救起來了,但是需要終身照護,長期照護費用加上醫療費用,絕對不是單靠儲蓄就能彌補這些支出缺口,所以,不管有沒有錢,都應該先做好「基本保障」,比如定期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如果還有多的預算,則建議進一步規劃「進階保障」,像是不還本的殘扶險或定期重大傷病險。

以全球人壽殘扶險為例,「單筆領+月月領」的給付方式,讓意外或疾病導致殘廢的第一時間,就能有單筆大額保險金能支付所有費用,出院後也能獲得每月給付金。

事故發生後,我真誠地提醒校長夫人,希望有機會可介紹我認識她的兩位小孩,將他們自己投保的保單做一次完整的保單檢視,讓他們清楚瞭解自己與家人有哪些保障?足不足夠?趁年輕且身體健康時及早規劃保障,因為「保險是擁有健康身體的人在買,不是有錢的人在買的」。

我要提醒大家,保單也是有保存期限的,例如:非終身日額型醫療通常只保障至75歲或者子女附加在父母主約下的醫療附約,因已婚或超過23歲後而失效,且隨著年齡增長處於不同的時代背景及社會醫療條件,就必須定期透過保單健診適時補足新的保障,才能讓全家人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