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擬設緩漲跌機制、凍漲跌門檻

2018-05-03

未來油電價格均可望都有緩漲機制。依中油規劃,未來油價漲到一定價格後,啟動「緩漲」,漲幅觸及天花板後啟動「凍漲」,凍漲門檻可能為國際原油價格達每桶120美元;而當油價下跌至一定級距後啟動「緩跌」,跌幅觸及地板後啟動「凍跌」,地板門檻可能每桶40美元。

依此換算,啟動凍漲時機95無鉛汽油約每公升達38元、凍跌價格則是95無鉛汽油達每公升23元時。

惟目前中油僅提出建議報告至經濟部,實際區間仍須由行政院拍板。至於凍漲、凍跌價格每桶120美元、每桶40美元是如何訂出?據悉,天花板、地板價格是檢視歷史資料後,以出現機率的4%為基準,換言之,在極端狀況下才會啟動凍漲、凍跌機制。

近期油價攀升至3年半新高,經長沈榮津周一(4/30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將研擬油價緩漲機制,一周內提出方案。沈榮津昨赴立院報告時指出,未來規劃設立級距,油價漲到一定價格後,中油吸收部分,減輕民眾負擔。

經濟部官員表示,過去立法院曾提出建議案,95無鉛汽油每公升價格來到32.5元時,啟動緩漲機制,中油、民眾各吸收二分之一,來到35元時,透過貨物稅支應,中油、消費者、國庫各吸收三分之一。

官員指出,上周中油赴經濟部報告,提出的建議報告是以此作為藍本,並新增緩跌、凍跌機制,但實際啟動緩漲、緩跌時機,及凍漲、凍跌時機,仍在討論。

過往台灣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凍漲或是緩漲油價的案例,並無緩跌前例。第一次是在2007年底,當時國際油價為每桶89元,國內油價一路凍漲至2008年5月底,造成中油大虧,政黨輪替後,油價改為緩漲,只能調漲應漲幅度60%,直到2009年才恢復正常機制。

第二次為2010年底至2012年4月,當時並未凍漲,而是採緩漲方案。總計這兩次凍漲、緩漲造成中油虧損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