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火下 台商應變之道

2018-08-12

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毫無消退的跡象,不少夾在其中的台商已經開始不安,隨著貿易戰戰線和時間拉長,越來越多台商正在評估未來變局、擬定策略、或展開動作,以因應未來外在經營環境的改變。

7月6日美國打響貿易戰「第一槍」後,雙方仍在不斷加強火力,美國貿易代表署日前公布第二批價值16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最終徵稅清單。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當天則宣布等量回擊──對原產於美國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

貿易戰的規模,還很可能繼續擴大;美國貿易代表署正在評估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甚至考慮將稅率提高到25%。9月5日後,這些措施即可能實施。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指出,貿易戰一開始,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產品範圍對台商衝擊不大,加上一些外界分析貿易戰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很多台商並不太在意,大部分都持觀望態度,一直到美國不斷擴大產品關稅範圍,股市跌了,人民幣也跌了,越來越多台商開始嚴肅看待,四處了解狀況,且有不少台商採取了初步動作。

資誠創新整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鏡清也指出,目前有的台商已經開始動作,有的還在觀望,開始動作的台商有的前往美國設點,另外,還有台商往東南亞像泰國、越南等國家移動,也有往東歐移動的。

分散風險開發內需

11月舉行的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也成為備受外界關注的時間點。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國大陸不推進談判,和美國針鋒相對,可能是寄希望於期中選舉改變美國政局,從而迫使貿易戰緩和降溫。

劉鏡清也認為10月是重要的觀察點,因為美國11月要進行期中選舉,如果到了10月貿易戰還沒有緩和,代表這場戰爭可能會打很久,有一部分台商才會認真進行下階段布局。

劉鏡清建議,高端製造業,從事少量多樣產品製造的台商,應該進行自動化,分散式布局,盡量貼近終端市場,如果是比較低端產品,靠量取勝的製造業,則是選擇成本較低地方移動。

陳明璋建議,大陸內需市場很大,台商可以積極加快腳步,拓展大陸內銷市場,打品牌,布局通路,如網路電商,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另外,大陸近年來開放像金融、保險等產業,都是新商機,台商可以好好把握。